河北邢台:传统农业智能化 乡村治理数字化
邢台市南和区积极探索推行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
传统农业智能化 乡村治理数字化
近年来,邢台市南和区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深挖“三农”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推行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入选《小康》杂志社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榜单。
坚持科技引领,智慧农业蓬勃发展
走进南和农业嘉年华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没有裸露的黄土地,没有潮热的空气,一排排管道整齐地垂直排列,管道上缠绕着油绿的藤蔓,琳琅满目的蔬菜品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依托全国最大的室内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农业嘉年华”,南和区建设占地300亩的高端连栋温室,引用国际最先进的荷兰农业智能装备,对农作物生长动态实时监测传输,通过数字化劳务用工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其高端设施蔬菜集约化种植技术成功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南和区不仅在特色产业上实现了“智慧化”,粮食生产也实现了“数字化”。
依托金沙河面业集团、省级农业创新驿站,该区与河北农大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围绕小麦全产业链实施科技攻关。目前,该区创建6000亩优质强筋小麦育种基地、3万亩规模化强筋小麦种植示范区、10万亩强筋节水小麦种植基地,全面应用无人植保机开展飞防作业及可移动喷灌技术,农作物管理更加智能化、科技化、公开化、透明化,南和区被认定为省级强筋小麦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此外,该区食品加工趋于“智能化”。该区先后成立和建设国家宠物研究中心、国家级宠物食品质量检查检测中心和河北省宠物产业研究院等技术交流转让平台,并与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实现全区宠物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强势崛起
目前,南和区建设了4家众创空间、1家跨境电商园和1家宠物产业创客园。按照每个乡镇至少1个电商孵化基地标准,该区在全区8个乡镇规划建立12个孵化基地。按照“一个支部书记就是一个电商骨干,一个便民服务站就是一个电商孵化基地”的思路,该区动员“两委”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发展线上经济。
在资金扶持方面,该区制定《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等文件,南和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同时,设立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亿元、创业担保基金500万元,对新成立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15万元两年免息创业担保贷款。2021年该区累计发放900万元免息创业担保贷款。
该区还分别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南和产地仓,正在建设润沃智慧物流、格力飞豹物流等项目,有效提高电商反应速度,降低快递物流成本。该区在农业嘉年华、会展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地建设了6个网红打卡直播基地,既方便带货人员直播销售产品,也让顾客直观了解生产流通过程。
强化创新驱动,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在南和区郝桥镇服务大厅监控显示器上,30个村便民服务站情况一览无遗,哪个村人员有情况冲着摄像头招手,工作人员就将画面切换到该村,通过手机客户端,与该村人员进行通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南和区投入190余万元,建成市区乡村四级联通智慧党建可视化平台和“1+4智慧党建”平台,将全区551个党支部和1.4万名党员纳入管理,构筑党建信息化矩阵,推进“互联网+党建”融合发展。
推进“互联网+综治”嵌入乡村治理。依托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南和区在邢台市率先建立综治“9+X”信息系统,实现各类矛盾隐患在系统内上报、分流、处理、督办的闭环工作模式。
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该区投资1000余万元,推进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下放审批服务和延伸受理环节事项75项,增加公共服务事项34项,乡村两级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34%,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