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石家庄中华北大街新华锦鲤商务中心
0311-68008190
13483157263
879415150@qq.com
050000

关注乡村振兴(下):“创客”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来源:河北新闻网 时间:2022-05-25 08:01:27

阅读提示

因创业创新环境相对缺乏,农村曾被认为是“双创”的空白地带。不过随着乡村创业的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乡村创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省委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随着对农村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的完善,乡村创业的主体也更加多元,村里的创客们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内丘县黄岔村一角。 河北日报记者邢云摄

他们带来“新点子”

直到看过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南旺村的很多村民们才弄明白——村里的三个小伙子,种的原来是鸡枞。

这种原产云贵地区的菌类,被称为菌中之王。鸡枞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最近几年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山东、天津等北方地区也开始种植部分鸡枞品种。

南旺村的村民们见过种西红柿、种草莓的大棚,种这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还是头一次。而且,种鸡枞的三个小伙子也不是“老把式”,他们都是“90后”大学毕业生。起初村民们总是窃窃私语,这几个号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大概率是在“瞎折腾”。

现在正值黑皮鸡枞生长的关键期,贾路遥、段星颗、李刚在鸡枞菌种植大棚内忙得热火朝天。

“一棚鸡枞前前后后能采80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预估,利润应该在6万元左右。”“新农人”贾路遥没有传统农民那种“不露富”的想法,在大棚里边干活边算起了账,“整个基地12个养菌房,年产鸡枞菌约14万斤以上,你算算能有多少利润?”

63岁的南旺村村民韩书合现在已经能够接受这些年轻老板们的小炫耀了,“咱倒是种了一辈子地,但是就想不出这样的项目,年轻人就是点子多。”韩书合现在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在大棚里侍弄菌棒,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元的收入。

贾路遥、段星颗、李刚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外地工作,之后相继回到家乡峰峰矿区谋发展。2019年,占地25亩的鸡枞菌种植基地建成,南旺村村委会以集体土地入股。他们一边到河北农大、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咨询专家,一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改良种植技术,还跑遍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自建销售渠道。

2020年初,他们迎来了黑皮鸡枞菌的丰收。加上新开拓的多个销售渠道,鸡枞菌卖出了好价格。如今,他们的鸡枞菌已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农村创新资源短缺,农村向来被认为没有“双创”环境。但伴随乡村振兴的展开,农村已经成了大批创业者争相亮相的舞台,乡村创业从平台载体到服务保障都有了改观。

比如在创业平台载体方面,各地依托各类园区、企业、知名村镇等,打造了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在服务保障方面,很多地方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精准指导服务;有条件的县乡政务大厅还设立创业创新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扶持政策方面,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创业贷款等真金白银的激励措施也都在持续跟进。

“但返乡创业的核心在‘创’字上,需要有开创性的视野和思路。”采访中专家表示,“与前些年相比,乡村创业无论是主体还是路径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奇思妙想,让乡村创业变得更加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邯郸市永年区范氏瓦业有限公司,砖雕技师正在进行图案雕刻。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他们挖掘“新机遇”

走在永年区吕七方村,道路两边古建、砖雕、青砖、青瓦、园林设计等大字招牌鳞次栉比,一方方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青砖、青瓦透着古色古香。

永年区古建协会会长吕建光说,当地出产的古建材料主要用在打造四合院、仿古商业街、景区建设、文化修缮等方面,近几年销售趋势逐年上涨,每年大概能递增20%,“其中网销增长趋势明显。原来销售都是跟着施工队走,工程承揽到哪青砖卖到哪,现在都是从网上走。”

让这些青砖青瓦搭上电商快车的,正是一群善于在传统行业里挖掘商机的年轻人。

河北唐德烧结瓦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岭坡大学毕业后曾到北京淘金。在北京开阔了眼界,尤其是接触到互联网电商,便想起了老家吕七方村的古建材料产业。“村里几乎家家从事着跟古建相关的行业,产业链条齐全,但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局面打不开,网络电商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目前仅吕七方村注册古建材料的销售网店就多达400多户。去年以来,全区的古建材料销售人员达25000余人,其中网络销售人员18000余人,古建产品工艺制作厂家70余家,年交易额近3亿元。”吕建光说。

让古建材料焕发第二春,需要发掘新机遇。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更需要独到的眼光。

夏初,内丘县黄岔村翠叶如碧,山坳中有座名叫“半山寒舍”的客栈,主人叫李萌。

李萌出生于1988年,是土生土长的黄岔人。她曾在马来西亚史丹福学院求学,异国求学的经历让李萌认识了外面的世界,但她却把目光转回了老家黄岔村。

黄岔村位于凌霄山北坡,是一个古老幽静的村落。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这里隐蔽性强,八路军冀西游击队总队长杨秀峰,以及他领导的内丘县独立团、独立营、保家民团经常驻守在黄岔村。现如今,黄岔村依然保护着那段红色历史,传承着当年流传下来的故事和精神。

2020年4月,李萌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她选择了进村的一处山坡,依山随形精心建起了一组客栈,让石房木屋相映成趣。

保留传统,并不意味着拒绝现代。李萌在自家客栈里,还配设了茶社、咖啡屋以及小型影院等,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去年到客栈做客的游客至少有1.5万人。”李萌说,遇到旅游旺季,外地游客到客栈住宿、就餐还需要预订。

此外,李萌还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当地村民发展金花葵特色种植产业,开发金花葵花茶、金花葵籽油、金花葵挂面等产品,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疫情防控期间,李萌和员工借助新媒体平台带头直播,推介黄岔,为金花葵等家乡特产代言。

“回乡创业这两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乡村天高地阔,可做的事情很多,市场很大。”李萌说,她希望黄岔村不再藏在深山无人识,而是抓住机遇,借势发力,做好“红+绿”的文章,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产业路径。

刘娇把大红灯笼挂在民宿小院门前,准备开门迎客。(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摄

他们引入“新理念”

擦洗厨房、晾晒床品、打扫庭院……5月1日,阜平县顾家台村泉宿小院里,女主人刘娇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年来,顾家台村民们埋头苦干,已经陆续发展了食用菌种植、高效林果、箱包加工、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也为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创造了回村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刘娇就是返乡创业者的一员。她放弃了天津的工作,回村将闲置了多年的老宅改造成有10间客房、400多平方米的民宿,并在2019年开办起全村第一家精品民宿。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吃起了旅游饭——采摘有高山果园、赏花有牡丹花海、吃喝有啤酒花园……2021年,顾家台民宿小院已发展到34家,农家乐增加到10家,全年游客达30万人次。

就在全村旅游产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刘娇却发现了新问题:去年5月,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到刘娇的泉宿小院“踩点”,询问能否接待30人以上的大团,可看到这里只有10间客房,最多能接待20人,只得遗憾离去,一笔“大单”就这样泡汤。

“成立旅游协会,把全村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这样一来,再来‘大单’就不会跑掉了。”刘娇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两人决定,把2022年作为顾家台村旅游产业提升年,做强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指出,创客返乡创业,归根到底是看到了机遇。一方面是产业机遇,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在土地、政策、用工等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凸显,承接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创业机遇;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改善的机遇,过去多年的脱贫攻坚,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些基础设施短板已经补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创客们一起返乡的,不仅有项目、技术、创意和资金,将有效推动乡土资源与先进理念融合、产业趋势与务工需求融合、新兴业态与传统产品融合,更为关键的,是将外面世界随时更新的理念带回山村,让乡村与城市同频共振。

将顾家台村的旅游资源整合提升,让刘娇这个普通的创业故事有了更深层的意义。郝亦成给张家口万全区李杏庄村带来的新理念,则更具突破性。

“这里的树莓种植、养护,都不需要人来操作。我们使用AI技术来实现无人种植。”在李杏庄村浆果农旅体验综合体项目的5号大棚里,郝亦成带着记者来到大棚中间一个控制箱所在的位置,打开箱门,里面密密麻麻布满各种线路、开关。

“这是我们无人种植系统的芯片,它既是这套AI温室硬件的核心部件,也是整座温室的‘大脑’。”郝亦成介绍,整个长140米、宽10米的大棚中,设置了多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棚内各个位置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而大棚内的树莓种在营养基内,深入营养基内的传感器又可实时记录水肥信息。

今年31岁的郝亦成是湖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又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读了研究生。之后,他放弃普瑞瓦的高薪工作回国,来到张家口创业做树莓种植园。他和团队耗时两年多时间,设计了一套AI无人种植系统。

在AI系统中,将同一种作物的参数通过一定生产周期确定下来形成具体的种植脚本,就可以无限应用于不同环境中同样作物的生产,这是郝亦成梦想中的“复制农业”。

“我们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广袤田野。”郝亦成说,“无人农业的理念有效解决了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我也要把这一理念和技术在这里实践完善,进而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河北日报记者袁伟华、邢云、寇国莹)

对话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瑞强:乡村振兴要人才先行

记者: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您认为人才的关键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瑞强:的确如此,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振兴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人才。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乡村振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脱贫后的中国乡村发展更具活力、前景更加可期,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更为突出。

记者:据您的了解,目前乡村人才资源情况如何?

张瑞强:乡村人才大致包括三大类:一类是技术技能型的,比如说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乡土艺术家等等。一类是经营管理型的,比如说龙头企业负责人、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等。还有一类是服务和营销型的。但目前看,还是综合型人才偏少,尤其是懂市场、头脑活、有创新意识的“农创客”“乡创客”“村创客”“土创客”等综合型人才偏少。这类综合型人才对激活乡村产业要素,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实在太重要了。这类人才的来源要重点考虑返乡入乡留乡的创新创业人员。

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就已超过1010万人,今年应该不下1200万人。按照国家发改委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5年要达到1500万人。加上留乡创业的人数,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总体来看,2021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在乡村引才、育才、留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人才缺口大、分布不均匀、整体素质不高等瓶颈。

记者:仅靠将人才向乡村引流是不是不够?

张瑞强:当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为了实现农业和人才愉快地“双向奔赴”,为了“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但这还远远不够,着眼乡村振兴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态势、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供给侧改革需求、农民职业化发展趋势,加强人才储备。比如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和评价体系,在培养的实施主体、内容针对性、对象与层次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安排;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技术中学教学改革等等。

在重视乡村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农业科技高端人才培养,因为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这又取决于农业科技高端人才的培养。在这个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当然,农业科技高端人才的培养,培养主体还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少数大型农企。

记者:您和研究团队曾提出过一个“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化一农’”的论点,其中对农村人才问题有何思考?

张瑞强:思考乡村人才振兴必须置于乡村振兴整体战略之中,在乡村振兴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搞准定位、搭建子系统。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参加了许皞老师(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的研究团队,我们的共识是: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问题导向,“三农”问题是其第一靶标,农民问题是其靶心,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农民问题为逻辑起点。

许皞老师提出了一个命题“三农化一农”,基本思路是: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阶段性,先侧重解决农民问题,再侧重农村问题,后侧重农业问题。基本路径大致概括为:农用地规模化整合→土地多功能利用(产业转型重构)→农民转型分化与职业化(三农-农民=二农)→村庄整合改造与城镇化现代化(二农-农村=一农<即农业>)→农业升级与现代化。其中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农民职业化为主线促进农民发展。

关于乡村人才振兴问题,我们是融入了农民转型与职业化一部分,因为乡村人才振兴问题与农民发展问题存在很多交集,所以结合人才振兴与农民发展的目标与需求,提出了促进农民转型与职业化的主张和对策。

文/河北日报记者 袁伟华


关闭